随着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儿童智能手表不断在全国校园里普及,科技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家校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影响视力健康、信息泄露问题无法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保障,这些日常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题,却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为此,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原则上学校学生不得携带手机入校。而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希望能与孩子随时保持联系,时刻了解学校动态,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手机和手表给孩子带来恶性影响。对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按照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的“探索使用具有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的要求。我们秉承着这份使命,为家校共育、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进驻福州三十二中,打造AI数字校园
骆米电子学生证的推出也意味着校园的学生管理正从纸质化向数字化转变。骆米企业代表进驻福州第三十二中学校,为学生、老师以及校方领导宣讲电子学生证的使用,柯志超校长一行人来到教室,在现场兴致勃勃地了解了电子学生证的功能介绍,尤其关心老师与学生对学生证的使用感受。随后,校方代表在会议室就电子学生证的使用情况与企业代表展开交流。
骆米电子学生证导师现场为学生介绍产品功能
骆米张经理现场演示系统平台
校方代表与企业代表会上研讨工作
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首先是企业方代表张经理对电子学生证做了演示,并在记者会上详细的讲解电子学生证的软件应用系统、优惠政策等,每张电子学生证就像是学生的“身份标识”,它能实现平安校园、智能防疫、应急救助、家校共育、智慧教学以及校园管理。符合教育部要求的代替手机、电话手表,预防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实现亲情通话、安全定位、行程卡、SOS紧急救助、无接触考勤等40+项功能,帮助学校解决手机管控、家校沟通难题,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证每月均有一定时长的免费通话与流量,确保学生和家长的日常基本联系。
骆米电子学生证产品功能介绍
另外,电子学生证提供了AI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安全管理,全方面解决孩子的安全问题,做到管理数字化、服务对象标识化、在线服务扩大化、数据安全集中共享化,全方位打造“人工智能”数字校园。
演示案例:平安校园
基于电子学生证的实时定位、轨迹追踪、一键报警等功能,集成校园应急救助中心,为校园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治安事件预防、学生校外救助等提供有力保障。并且,学校大数据指挥平台支持接入学校多品牌人脸闸机、抓拍机等软硬件系统,为学校打造立体化平安校园,实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闭环。
骆米智慧校园大数据指挥中心部分功能截图
演示案例:智能防疫
通过电子学生证(测温版)实现自主测温上报,实时采集学生定位信息、历史轨迹可追溯,支持家长端途径风险区域的异常行程预警,打造学校、区域一体化大数据防控系统,帮助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骆米电子学生证智能防疫介绍
福州市教育局开展电子学生证调研会,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的手机、电话手表管理一直是家校最难攻克的难题,电子学生证的面世有效的解决了孩子沉迷智能手机、电话手表的问题。在4月18日,市教育局就探索使用电子学生证召开座谈会。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代表、学校代表、企业代表等纷纷出席,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东生在会上强调:“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手机等电子设备管理落实到位。”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电子学生证使用调研会现场
对此,作为率先探索使用电子学生证的示范校,福州市第三十二中校长柯志超在会议现场,介绍了电子学生证在学校的试行情况,它不仅实现了家长对孩子校内外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同时,建议相关企业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扩展电子学生证的功能,例如,在课程教学中作为反馈器使用,让电子学生证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后续,将与企业继续联动,形成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推进学校“人工智能”特色品牌建设。
邵东生与相关部门对学校与企业在规范孩子手机管理,试行电子学生证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强调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的、积极的开展起来,为企业和学校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落实做好电子学生证的试行工作,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
教师
宿管
区县指挥中心管理员
学校指挥中心管理员
学校普通管理员
区县普通管理员
校外教师
超级管理员
代理